◆韓國藝術家金在德最新編舞及音樂創作《棕色》即將上演。 攝影:Common People Productions
◆《棕色》的舞蹈爆發出激烈能量。 攝影:Carmen SO
◆《棕色》帶來有別於以往CCDC作品的動作語彙。攝影:Worldwide Dancer Project
◆韓國藝術家金在德(右)指導舞者排練。 攝影:Worldwide Dancer Project

繼2018年的《跌宕》後,韓國魔童之桌現代舞團(Modern Table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)藝術總監金在德(Kim Jae Duk)再次來港與城市當代舞蹈團(CCDC)合作,編創全新作品《棕色》。

對於金在德來說,「棕色」不是具體的作文命題,而是抽象的狂想。隨着音樂的澎湃遞進,舞者的身體如空氣,如海浪,如雲朵,最終以柔韌姿態植根於大地之上。◆文: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:CCDC提供

金在德特別喜歡棕色,令人意外的是,棕色讓他最先聯想到的並非舞蹈,而是聲音的質感。「讓我想起管弦樂團中的弦樂——比如大提琴與小提琴,這些樂器所帶有的聲音的顏色。我認為這些顏色很有現代感。」所以這次他為舞作所創作的音樂,也用了很多弦樂器,包括韓國傳統樂器牙箏。

他說,棕色與舞蹈本身並無關聯,將棕色賦予其中,是為傳達一種抽象的概念,也好奇舞蹈將如何展現。舞者被棕色遮蔽身體,戴着特別設計的面具與手套,長長的手指規限了舞蹈,動作隨呼吸吞吐緩緩展開。最後一段,舞者除下手套,失去束縛後的身體被投入飛速而迅猛的節奏中,力量激盪如潮湧;隨後猛然收力,身體被定格在柔軟緩慢的「樹」的形態中……棕色,也是大地的顏色。

耳目一新的身體質感

熟悉CCDC舞作的觀眾這次會發現舞者的身體呈現出與慣常截然不同的質感。不論是爆發的激烈動能,稍稍鬆弛內扣的肩膀,迅猛的手部動作,大量快速的躍起,重心移動時順滑的彈性……會讓人想起太極,想起圓,想起朝鮮舞膝部的屈伸,但又有着看似矛盾的非常凌厲的色彩。

「我想着棕色去創作了很多動作,再將這些動作系統化。」金在德形容舞作的主題是「dying tree」(垂死之樹),動作所追求的不是齊整,反而有些彎曲。他說自己嘗試去做的是「醜美」——看起來有點醜,但又有點美,動作融合了太極的圓融與空氣的流動感,像海浪,又像雲。「整個舞作都用這幾個元素去不停變化發展。」他說,「這是遠東的身體色彩。」

在當代編舞中,像金在德一般直接給出一整套動作的,大概不多。「所以我不論去到哪裏編創作品,都要花時間讓舞者變得更像我。」在他看來,CCDC舞者以往習慣於在編舞給出的框架中去發展自己的動作,這次要他們模仿及接收一整套別人的動作,是頗大挑戰。「尤其你看到最後這部分,他們是不能隨心所欲地運用自己的身體的。幸運的是,這次我們有比較多的時間來溝通和練習。之前的工作坊和現在的排練,光是練習由一個接觸來發展動作,我們就用了一周。而最後這15分鐘的片段,我們花了兩周的時間去磨合。」他笑道,剛開始,舞者跳起時上身如同被鎖住,缺乏彈性。「還以為大家都『打功夫』,上身是很柔軟的,但沒想到比我想像中硬和緊。」他笑道,「但我深深感動的是,他們有強烈地想要做到的意志,這一星期的排練有了很大的進展。」

2018年金在德與CCDC合作《跌宕》,當時時間緊張,沒有太多與舞者互相了解的機會,他迅速地直接給出動作讓舞者學習。這次則有了前期工作坊的鋪墊,又有了較為寬裕的排練時間,他開始嘗試將部分空間讓給舞者。「實際上這個作品是我的轉折點之一。」他首次嘗試了小部分即興的結合,特別在模擬樹形的一段,讓舞者展現自己的理解。

會害怕失去控制嗎?「會。現在我有自信,但是剛開始的時候……」金在德笑起來。

傳統的雜糅

2018年的《跌宕》,金在德將韓國傳統武術「跆跟」融入舞中,這次的《棕色》是否也有呼應傳統的意圖?

「其實我並沒有從傳統舞的訓練中去攫取元素,而是將傳統元素轉化、表達,嘗試去做自己的東西。當然我希望去找出亞洲人身體的本質,所以在我韓國的舞團中,我也非常強調『中庸』。」

這次的舞蹈動作更像是一種雜糅,有些東南亞色彩,又有些對傳統舞蹈「Talchum」(假面舞)的聯想。「我有被『Talchum』中出現的跟着興致『哼唱』的動作啟發到。」甚至還有中國武術,「三歲的時候,爸爸教過我一些功夫,爸爸的師傅可是少林寺來的。」他笑,所有這些從小到大吸收到畫面和文化碎片,都成為靈感。

他希望舞者的狀態,是中庸的,冥想的。不需要誇張的面部表情和激烈的情緒表達,「這不是一個意志激烈的舞。我希望大家是沉穩,靜下心來。」

《棕色》

日期:12月16、17、23、24日 晚上8時

12月18、25日 下午3時

地點:香港文化中心劇場